关注【货捕头】微信公众号,用手机逛批发市场。
拥有100多年历史的英国老牌百货马莎百货(Marks & Spencer)近日动作频频,2010/2011一财年内连开三家店,在中国拓张的意图明显。6月18日,马莎百货(Mark & Spencer)亚洲董事总经理西蒙(Simon Piasecki)放出豪言,未来一年,马莎将在上海再开5家门店,明年7月前上海的门店总数将达9家。自2008年进入上海以来一直不温不火的马莎百货 突然发力,自然是基于对中国市场的美好预期,这已是几乎所有国际品牌的共识。
洲联集团五合智库总经理邹毅为本刊记者分析:“甚至像连卡佛在全线撤出中国后,没过几年重回中国市场也不在少数,他们都抱有对中国市场增长的强烈预期。这些零售巨头能否在中国市场得偿所愿则要看其能否牢牢抓住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了。”
马莎最新发布的2010/2011财年年报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内容,其中明显加大了海外拓张的力度,同时加快了在上海、印度等市场的布店速度。
确立全球扩张战略
根 据马莎最近公布的年报显示,自2010年11月起,马莎将实行全新的全球战略计划。目前马莎百货聘用了ZARA品牌母公司INDITEX集团下的一名高级 执行官来领导其进行全球扩张。Janheere将作为国际部门主管加入马莎,并直接向马莎百货首席执行官Mark Bolland汇报。Bolland 把海外扩张看作是公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去年11月,他做出了马莎百货的国际市场规模增长计划,投入1.5亿英镑该计划中,预计到2013/2014年, 全球市场营业收入将增长3-5亿英镑,达到15亿英镑的水平,同时全球销售额达到125亿英镑,全球市场占集团总营收的上升为12%。
聘 请Jan Heere担当全球扩张的重担,自然是其全球拓展的首步棋子。在这个全新的国际战略计划中,主要的市场即针对印度和上海。在印度既有的19家门店基础上在 2011年将再开10家新店,而中国在继2010年集中新开3家店后,将在2011年再开6家门店,这个速度可谓史无前例。尤其对于2008年就进入中国 上海市场之后一直停滞不前的马莎身上这种变化尤其明显,尽管业界对马莎快速扩张的前景仍有所怀疑,但目前马莎在中国上海市场上所下的功夫确实不少。
多举措实现当地化
针 对早期马莎进入中国的种种水土不服,如今也在发生变化,包括新开的闵行仲盛店,加大了对童装的比例,贴合中国目前所处的新一轮生育高峰期所带来的对童装的 需求。同时马莎开始为当地人士重新设计服装,以前出现的尺码和款式不适合中国人的情形,相信不会再出现。同时,针对全球供货可能造成的迟缓及高成本,新增 了四个地区中心,包括斯里兰卡、中国、伊斯坦布尔、新加坡,减少了从英国到全球各地13%的货物,目前31%的货物已经由地区中心发出。
上 海市场既然已成为全球市场的重点地区,自然有更重要的安排,马莎目前已在上海专门设立了采购团队,负责针对上海市场的采购,并将原本隶属于财务部门管理的 物流部划归到采购部,配合采购运作。同时,上海马莎方面已经将市场部做调整,将以往市场部与供货方各自为政的局面直接转变为采购部控制进货、库存,并指导 市场促销方案,所有的采购活动均在本地进行,既节省了成本,也更贴近本地市场客户需求。
以往中国人对马莎的印象是沉重、不合时宜,但相对 时下推崇一等价格、三等质量的“快时尚”品牌而言,马莎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尤其是制作精良的男装及童装,很容易找到市场空白点。再加上出身“快时 尚”INDITEX集团的Janheere担当全球扩张负责人,给马莎注入时尚元素之后,极有可能将马莎带入一个新的发展历程中。
发挥核心竞争力
除 了提高马莎在中国上海市场的战略地位、实现当地化之外,在日益激烈的中国市场,马莎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最初马莎进入中国,采取的自有品牌和自主采购模式 与国内现有的零售商盈利模式有极大不同,当时内地百货采取的基本都是联营扣点,几乎没有自有品牌和自主采购。马莎旗下的诸多品牌基本均已培育得较为成熟, 如女装的Indigo Collection、Limited Collection、Per Una等,男装品牌有Autograph、Big & Tall等。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个:品牌女装在服装市场中的优势
下一个:品牌服装加盟店的进货渠道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