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货捕头】微信公众号,用手机逛批发市场。
点击“杭州”关注我们
分享自“青春江干”
G20小常识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讲话,宣布中国将于明年9月4日-5日在杭州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峰会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动、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升格为领导人会议。在2008年华盛顿首次二十国集团峰会上,中国首次以塑造者、创始国和核心参与方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
此后,中国国家主席不仅出席了历次峰会,而且在会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宣介中国政府采取的相关举措,阐明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的立场,并提出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主张。
在华盛顿、伦敦、匹兹堡、多伦多和首尔二十国集团峰会,围绕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中国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与措施。
在戛纳、洛斯卡沃斯二十国集团峰会,中国为促增长和保稳定献计献策,先后提出10点建议。
在圣彼得堡二十国集团峰会,中国提出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等一系列新理念,坚定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在布里斯班二十国集团峰会,中国提出了“创新发展方式”、“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三点建议。峰会通过的“全面增长战略”中,“中国智慧”占据15%。根据国际组织测算,中国已成为二十国集团全面增长战略的最大贡献者。
中国是二十国集团的建设者和贡献者。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就已承担起“负责任地区大国”的责任,以自身负责任的行动使得那场危机没有演变为全球性危机。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领航者。中国以自身增长为全球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3年的5年间,中国一国贡献了全球总GDP增长量的37.6%。2014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是27.8%。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依然达到30%。
中国的贡献,不仅首先源自中国自身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更是来自于增长路径的设计和互利共赢的实际行动。
自2008年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法国、墨西哥、俄罗斯、澳大利亚分别成为东道主,其中美国两次做东道主。
G20集团没有常设的秘书处和工作人员,由当年轮值主席国设立临时秘书处来协调集团工作和组织会议,轮值主席国也就是东道主。
自2010年起,为了方便决定是哪个国家做特定年份G20东道主,除了欧盟之外,其余19个国家被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最多有四个国家,其中澳大利亚、加拿大、沙特和美国为一组;印度、俄罗斯、南非、土耳其为一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为一组;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为一组;中国、印尼、日本、韩国为一组。
每年的东道主,由各小组国家轮流担任,2010年东道主是第一小组的韩国,2011年是第二小组的法国,2012年是第三小组的墨西哥,2013年是第四小组的俄罗斯,2014年是第五小组的澳大利亚,2015年则是第四小组的土耳其。
除了分组,G20选择东道主时会考虑平衡地区性的原则,即每个地区的国家轮流做东,尽量兼顾五大洲,让相邻年份的东道主国家地域相隔较远,这样有助于扩大影响力。另外当轮到某个小组时,会由有举办意愿的国家担任东道主,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有意愿举办时,要协调解决最终由谁做东道主。
2011年《G20集团戛纳峰会公报》明确指出,2015年后的G20主席国将由轮值地区选举产生,首先由亚洲小组开始,亚洲小组包括中国、印尼、日本和韩国。中国拥有成功组织奥运会、APEC会议等大型国际活动经验,所以自然是最热门的选项。
二十国领导人每次峰会后都会合影留念。细心观察之前的几次留影会发现,中美领导人都站在第一排,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也总是出现在第一排,而德国铁娘子默克尔、日本首相等则会在第二排。这些站位有何讲究?
合影基本上是三排,除了二十国领导人,一般还有受邀参加的国际机构的负责人。
2012年G20峰会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开幕。在领导人合影中,主办方用国旗来标示各国领导人的位置。合影完毕,领导人散去,脚下国旗被踩来踩去。而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弯腰把这面国旗贴纸捡起,细心地收了起来。这一幕在网上引发热议。
本文由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