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货捕头】微信公众号,用手机逛批发市场。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8月23日6时20分迎来“处暑”节气,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炎热情况将出现转折。
天上双星合,
人间处暑秋。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度。
处暑意思是炎热的暑天就要结束了,
因为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
秋老虎
采购商们可别忘了,三伏天过后还有秋老虎。
我国地域辽阔,处暑后南方、北方气温变化还有不同。北方气温下降明显,开始秋高气爽的天气。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秋天在五行属金,有肃降之功,在色为白。自古就有左青龙(木)、右白虎(金)之说,立秋后白虎下山,初也炎烈威猛,终也清凉肃静,表述下来象形而生动。
“秋老虎”的说法也提醒人们,秋天还会有天气炎热的时候。《清嘉錄》的作者顾铁卿:“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
处暑习俗
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处暑这天,
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而江苏部分地区做好鸭子菜,
首先要端一碗送给邻居,
叫做“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开渔节:千舸竞发,捕获海鲜
每年处暑期间,
浙江沿海都要举行
一年一度隆重的开渔节,
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出游迎秋:七月八月看巧云
处暑过,暑气止,
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
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
民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
有“出游迎秋”之意。
处暑养生
1、调整作息,缓解秋乏
人们在入秋处暑后常常会伴有“秋乏”。这就需要做到早睡早起、适当午休、多伸懒腰,有助于缓解秋乏。
2、饮食清淡,润肺防燥
处暑后饮食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少食辛辣、烧烤类食品,以免加重秋燥。可适当多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菠菜等。平时可适量喝些金银花茶、菊花茶。
3、早晚添衣,睡觉盖被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天早晚气候温差大,早晨夜间要注意添加衣服,晚上就寝要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
4、轻松运动,调养精神
处暑之后应注意收敛情绪、维持心性平稳。而秋高气爽的天气,尤其适合户外运动,可以有效疏解“悲秋”情绪。
采购商们,处暑到了,
意法秋装正在热卖中,
欢迎到店采批看样。
本文转载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