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货捕头】微信公众号,用手机逛批发市场。
《春城晚报》近日追踪被曝光的3家山寨苹果店,读来引人入胜。本来,记者此行是为维护消费者利益,顺便帮苹果公司打假,没想到“苹果官方”的回应却不领情,说授权店和非授权店内的iphone产品在质量和真伪上没有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进货渠道和价格,并不存在一些“真货”、“假货”之说。
尽管苹果官方授权店认为山寨版苹果店侵犯了他们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为类似的装修风格让消费者以为自己是到了正规的店里购买了产品。然而再看消费者的反应,鲜有觉得上当受骗而到处投诉的。也许苹果官方授权店的担心有些多余,绝大多数“果迷”对于正版机和山寨机是分得清的,而昆明市场的一些山寨苹果店超强的模仿能力和低廉的价格,足以使“真货”、“假货”之说几乎“不存在”。
山寨苹果比达芬奇家居高明多了,后者被曝光从东莞的“山寨化学家居厂”出发,装上货轮,到意大利海港“一日游”,又拉回国,成了“百分百意大利原装进口家具”。达芬奇在新闻发布会上不得不承认,和国内厂家有一些合作,所用原料一些不是实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达芬奇如果像山寨苹果一样,敢于承认生自山寨,用“山寨价格”和意大利原装家具进行竞争,当不至于落得个被纷纷退货的下常
我这样说,并非铁了心做“山寨迷”,只是觉得,唱高调没用,中国的假货要升级,一下子升级成苹果手机不太靠谱,不妨先升级成山寨版产品,从粗糙的山寨版再升级为精密的、几可乱真的山寨版。从假货上的中国到山寨上的中国,再到自主创新的中国,这个希望是有的。
然而,“果迷”们如果一直在山寨中玩物丧志,崇洋媚外,不思进取,产业升级将异常艰难。某律师认为,中国消费者无论在授权店还是非授权店购买的苹果产品,购买的无论是大陆行货还是香港行货、欧版或者美版,最终受益的都是苹果公司。看到这一点,足以使我们增强一点走出山寨的紧迫感。
我以为,“苹果产品在中国销售渠道如此混乱”只是表象,既然无论怎么混乱,最终受益的都是苹果公司,苹果产品还怕乱吗?这体现了苹果这个成功品牌的傲慢。苹果在制造环节和销售渠道方面没有什么值得傲慢的,但在创造品牌方面有傲慢的底气,苹果老板乔布斯有句名言:“一个人,一张桌子,一台电脑,就能改变世界。”苹果公司的总部只有几幢在中国算不上地标的办公楼,却是当前市值最大的高科技公司。各种版本的苹果产品绝大多数由众多的台湾IT企业代工,这些代工企业又在中国大陆沿海和内地建立大量的代工厂。苹果公司把容易引发“连环跳”的代工厂和难以掌控的部分销售渠道交给别人乱,自己只牢牢掌握品牌。我们无需为“苹果之乱”担忧,该担忧的是我国企业在产业升级中有没有品牌意识。
一些山寨产品及山寨店“质量没问题”的信息,预示着技术模仿阶段已经到达一个高峰,有条件向创造自主品牌的高峰攀登了。而像达芬奇家居这样的企业,在模仿能力上不亚于山寨苹果店,为什么不可以创出自主品牌?说到底,中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缺的不是技术和聪明才智,缺的是在达芬奇、乔布斯面前的自信和一份傲慢,缺的是不造假的“中国脊梁”。
下一个:服装经销商进货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