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货捕头】微信公众号,用手机逛批发市场。
工作室,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主要指个人或小团队工作聚集地。现代意义的工作室,可以是艺术家个人工作室,如服装设计师、画室、摄影室、录音室等,但也不局限于个人,也可以指由某位知名设计师带领一群子弟共同经营某个工作机构。
国内上海和台湾的工作室正方兴未艾,几乎每个设计师都希望能有个属于自己的个人工作室。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专业服务行业转型为个人工作室。
/ 1 /
面朝阳光,文思泉涌……
除了画出《幽游白书》的富坚义博外,我想没有哪个艺术家能在乱七八糟的创作环境里文思泉涌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想要一间明亮而温暖的工作室,有大大的开间,有足以表达设计层次的层高,阳光洒在地板上……
看着那些推挤层叠的纸样或者裁片、那些灵感激发而创作的图纸,伴随着衣车转动的马达声音,还有你那颗只为服装而活的心跳声。每个设计师都会梦想着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室。
/ 2 /
一站式产业链,一步梦想……
随着服装市场的蓬勃发展,服装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各种各样的“服装工作室”也应运而生。这其中以综合性的“服装工作室”做得最火。
这些综合性的“服装工作室”与传统的服装设计室不同的是,他们除了做服装设计之外,还生产自己品牌的服装,但与一般的服装企业相比,他们通常并没有自己的服装加工厂。
这种情况下,把工作室安在一个完整的服装产业链条上,显得格外睿智。
进,可采购来自全国各地的面辅料;
退,可闭门创作新款服装版式。
晴天,去周边服装加工厂考察工作效率;
雨天,在空中花园里漫步,和同行设计师们交流最新创作灵感。
设计、打版、采购、制衣全部一站式搞定的工作室,让设计师们进退有度,从容闲适。
/ 3 /
100~200方,孕育一切可能……
“服装工作室”的出现,最早是由一些资深服装设计师完成的。他们大多从专业学校毕业,在较大的公司工作数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待时机成熟就开办自己的服装设计室,为一些缺少设计能力的小型服装厂设计服装,从中赚取设计费。
基本的“服装工作室”人员构成比较简单,一个设计师,一个营销员,一个样衣工。场地一般是租两间房的写字楼:一间做设计、制样,另一间做样品间。
100-200平方米的场地,不偏不倚,既不浪费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损失,又能足够施展设计师的才华,便成为选择工作室的关键尺度。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